宜蘭十二鄉鎮
(有些不熟的但我知道,我介紹就沒有寫是節錄關於的介紹,但也是能去看看問問哦)
宜蘭青年交流中心//提供本中心予青年活動、課程、會議成果發表或展覽等之空間需求,以促進青年事務發展。(可以去和他們的理事長交流交流哦)
{Fish睬政治}孫博萮 :她有在關注宜蘭的地方政治和公共議題,例如農地農用到最近一個礁溪預算案被否決公營的事或土地開發案到最近的宜蘭五穀廟拆遷等等,可以去她開在宜蘭縣政府旁的 Café Go Blank 來去放空咖啡工作室 咖啡店找她聊聊天哦
Stay旅人書店:返鄉回宜蘭,店主有在舉辦和記錄宜蘭市舊城區的文化和歷史等的活動,我想宜蘭的歷史文化故事等他也知道些,另外就我所知他之前是有在研究中華roCHINA民國統治之下的白色恐怖,也可以找他聊聊談談。(話說店裡也有些宜蘭的小誌和書)
3035 叁零叁伍冰果室:也是返鄉回宜蘭,有著採用小農的友善或有機、自然農法作物生產來做菜營業的理念,可以聊聊哦。
輕熟女極品鹽水雞 :返鄉回宜蘭,老闆對台灣文化、政治、歷史有著台灣主體的觀點,對宜蘭的歷史和文化也是有知,歡迎去找他開講,在宜蘭大學遐(那邊)
賣捌所 //咖啡/輕食/餐點/酒水/甜點、樂團不插電演出、不定期電影播放及座談活動、小型不定期研討會讀書會、社區工作坊(也是有在關注社會時事的店家,不過最近好像暫停營業了,不知道能不能聯絡到)
幸福滋味 //無毒蔬果 手作醬料 安全食材 在地生產 支持小農的販售場所,也可以和老闆聊聊天哦
On the way //會有舉辦和旅行生活有關的講座,主婦聯盟的綠主張,台語文雜誌
土拉客(Land Dyke):土地和Lesbian來去創造客人,結合性別議題和友善生產農業的女農們,可以去聊聊哦!
松園小屋 :舉辦各類講座活動和支持農業友善的空間,土拉客也在這邊,也有宜蘭書。
宜蘭社區大學自然農法社:本社宗旨為提倡「玩中學」引導採取森林中的本土微生物益菌進行培養,進行自然農法改良。實作友善農園恢復地力與永續安全農食環境教育,促成台灣在蔬果、水稻田,無農藥化肥種植技術與質量的提升。歡迎青年返鄉回農,培養第二專長半農半X,加入綠色農業,友善台灣濕地環境公民行動實作行列。
話說,宜蘭文學館、宜蘭美術館、宜蘭縣史館也是值得去看看和詢問相關宜蘭文化歷史故事的地方呢。
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 同時是居民和專業者,選擇在台灣 宜蘭,是因為那裡有一股難言的悸動,支撐他們擺脫所有束縛,放心的從自己的生活起航、探索、作。他們的空間想像如藤蔓莖脈葡爬於宜蘭小鎮與鄉野,沒有必然的主要空間,也不必急著用答案來限定未來的發展;只要提供足夠的養分,更多的想像力就可以蔓延、連結、開放,長出不同的枝節,拓展出更多的空間契機。
宜蘭城故事屋 // 我們位於宜蘭城的核心地帶,古廟、特色小吃、菜市場步行五分鐘內的區域,尤其在百年老厝享受用餐體驗、喝杯咖啡、翻翻書藉、度過一夜,將是永生難忘的體驗
Maker Circle 創個圈圈 // 宜蘭擁有創意城鄉的願景,也是受到台灣各地歡迎的文化觀光勝地。而創意與文化需要日常生活的交流與實作來不斷提昇與培養,因此,我們希望在宜蘭成立一個創做空間,使得「想」與「做」能夠鏈結與實現,藝術、設計、工藝能夠共創,培育群眾開放的文化與世代精神。
慈林基金會(二結) :「慈林教育基金會」為1991年3月,由林義雄、方素敏夫婦成立。近期在臉書成立專頁,期待更能推廣台灣民主教育。資料陸續增加更新,讓台灣的這段得之不易的歷程延續成長。(值得去看看)
利澤簡文教促進會:本會為促進地方文教進步,社區生態環保維護,以及發展文化產業帶動社區繁榮。由三個社區的熱心人士及愛心媽媽共同成立文教促進會,成立之後辦理社區親職教育,媽媽說故事,青少年游泳及才藝研習,對噶瑪蘭文化傳習更是每年辦理,最近二年則結合了文化與觀光,發展民宿及鴨子產業。
宜蘭 噶瑪蘭ㄟ古厝:噶瑪蘭古厝是結合溯溪.爬樹.獨木舟.釣魚.文化探索.親子互動場所.(談論宜蘭噶瑪蘭族的文化和˙歷史,可以來找)
小間書菜:宜蘭小農友善蔬菜、二手書交換販賣、文創商品販賣,也會不定期舉辦農業體驗活動、農業專業課程講座、藝術文學會談等等。歡迎所有在地或外地的朋友,來小間書菜坐坐。
小鶹米:留田地給鳥兒!鳥友認養田區,與農友共同承擔「農作物生產風險」與「留地給鳥的機會成本」。
米米之音:宜蘭員山深溝每個禮拜六都會放送有關宜蘭農業小農和其相關人事物故事的網路廣播。
員山機堡:位於台七線員山鄉金山東路398號, 員山加油站約二百公尺「金山東路與員山路交接口」
機堡為日治時期日本神風特攻隊飛機掩體。(宜蘭之前還有保留當時的南北機場,但現在好像要被變成科學園區了,我想可以去那裏聊聊和理解那時的歷史,之前閃靈有那表演玉碎)
倆百甲
https://m.facebook.com/200akker/
共創新農村
宜蘭農村已經進入關鍵的轉型階段,從事友善耕作的新農夫能否順利進場接手,將決定我們農村是否得以展望永續的未來。自2013年起,我們已經陸續協助35戶以上的新手農夫投入友善耕作的行列,2014年耕作面積水田為20甲(公頃),菜園為1.5甲(公頃)。在個別夥伴的農村夢基礎上,我們透過共享與合作,嘗試建構新的農村生活方式與產業經營形態。目前我們的實作成果包括:
1.合作生產→內城、深溝水稻小組、蔬菜小組
2.未來的柑仔店→小間書菜
3.友善小農交流場所→農民食堂
4.社區兒童活動空間→親子圖書館
5.生產者與消費者互動平台→不定期舉辦展覽與講座
6.地產地銷→供應兩所偏鄉公立幼兒園營食午餐友善食材
7.共同貯存、冷藏、加工→深溝穀倉
8.友善餐飲推廣→貓小姐食堂
羅東社區大學:在社區大學的推手台大黃武雄教授的心目中,社區大學應該具有政治、社會、文化與教育多種層面之整體性改造意義。這樣的理念,經由全台灣十數所已經陸陸續續開學的社區大學積極的運作與傳播,已經獲得社會各界廣泛的支持與肯定。
在幾次的研討會當中,非教育部系統的民間社區大學由於尚缺乏所謂統一的規範,容或有各種因地制宜的不同措施,但各地社區大學的工作團隊,對藉由社區大學的推動來達到解放知識、普及高等教育、發展社區意識、提昇文化水準、奠基民主政治的理想,卻頗有共同一致的認知與期待。(我想可以去社大問問有關羅東的文化歷史和故事)
#羅東的廟宇信仰文化、林場、文化工廠、開墾史、飲食習慣
陳定南教育基金會:經過籌備與策劃,於在2007年6月25日完成財團法人陳定南教育基金會的登記。陳定南教育基金會以傳承陳定南精神,實踐陳定南先生最後兩點遺志(督促廉 能政府及導正迷途青少年)為創會宗旨,除積極籌募基金以興建陳定南紀念館,典藏其一生重要手稿、史料...等文物外,並以推動法治教育、培養公民能力及提 升社會正義力量為會務重點。(宜蘭受到肯定的政治人物,為宜蘭的永續發展建下基礎如拒絕六輕到推動羅東運動公園、宜蘭運動公園、冬山河親水公園等等,也有撤下長期的威權造神如以往會掛在高中教室的孫文像,取消電影院電影放映前唱「中國(黨)」歌等等)
話說宜蘭也有一個 郭雨新也是台灣很重要的民主推手
行健有機夢想村 :行健村是一個平均年齡65歲的典型農村,村內有一群農友共同發心,為了維護農村的永續農地,回歸古早的純樸與純淨,堅持採用無毒、無農藥、無化肥的有機農法,於99年8月共同組成「保證責任宜蘭縣行健有機農產生產合作社」,不同於一般產銷班或農會,這是由一股在地的力量所生成,「由下而上,自己甘願來做這件事」以共同行銷的方式推廣100%台灣在地有機好食材。
宜蘭友善生活小舖:小小在地農夫的大大願景,生產者與消費者的信任和緊密關係。
薛呈懿 Hsueh ChengYi:永續發展x動物保護x社會正義x青年參政,我們因熱愛這塊土地而喜悅,我是宜蘭縣議員薛呈懿!(宜蘭的青年縣議員,我想能跟她談很多宜蘭的事)
IYouAma游阿媽藝站:"游阿媽"藝站是由老厝改造而成,並集結在地多達50多位志工一同親手整理,搖身一變成為結合音樂元素,並保留古早味特色的文創基地。藝站包含課程學習、在地手工商品、古早味美食、音樂與藝術展演跟農村經驗交流學習中心。(也是礁溪文化、民主教育基地)
游阿媽藝站,將以音樂、農村、文創做為養分,並累積更多創作能量,歡迎大家一起來游阿嬤藝站聆聽來自宜蘭的鄉村風光,了解農村堅毅知足的精神,一起關懷在地生活態度與在地打拼的懷舊老故事。
礁溪番仔口黃結公祠 :使命,敬天、惜地、尊神、愛鄉土,一群有緣再礁溪相聚的半在地學生 一起努力(我有認識佛大歷史的學生在此深耕礁溪的文化和歷史,可以去找他們談談聊聊哦!)
五線譜音樂工作坊-莊奕云老師
南澳好糧食堂 Good Eats Cafe :自耕自食是我們的目標,親手種出健康的食物和朋友分享,本店的理想是使用在地食材,挖掘米飯的各式料理,以健康烹調的方式,找出對食物、身體和土地充滿敬意的飲食新生活。
o 歷史:2010.1.1 開始至今
o 信念:大地是我們共同的母親,
健康的大地長養健康的子民。
o 願景:有機之島,有機的地球。
o 使命:量產清淨食物,量產清淨土地。
o 行動:成立直接找農夫種的契作代耕平台。
南澳社區發展協會:一.創造族人就(創)業與泰雅傳統手工藝產業行銷機會。二.提升部落族人生活品質及就學機會。 三.開創社區族人融洽團結與生命共同體共識。四.改善社區環境衛生與培養優秀人才。(也可以透過發展協會去了解當地狀況,如歷史文化故事這些)
金岳部落
莎韻的故鄉
山腳下的泰雅族部落
金魚。厝邊:從老屋整理、到1960~70年代鎮長故事蒐集,未來將陸續聚集職人與藝術家開講/展覽,金魚‧厝邊正在打造青年的共同工作空間,致力頭城在地藝文資訊服務。(我想有關頭城的文化歷史故事等,找這就對)
人文無學籍行動高中 · Humanities Explorational High School:透過「生存磨練、生活經營、生涯探索、生計發展、生命修持」五大主軸的課程設計,實踐「成就每個學生」的教育理念。
《噶瑪蘭228》有紀錄,頭城媽祖廟前槍決宜蘭病院長及宜蘭228處理委員會人士...
http://www.twcenter.org.tw/publications/a02_2_a_f/a02_02_228_01/a02_02_228_01
壯圍數位機會中心/後埤社區發展協會:後埤社區發展協會長期關懷社區長輩,推動社區營造,結合社區營造員、規劃師推動微空間改造,活化老屋成立五甘心關懷據點、長青食堂、長青學堂、數位機會中心,營造樂齡終身學習場域。
宜蘭壯圍鄉廍後社區:靠近壯圍出海口的社區,有著漁民文化和歷史,該社區內也有包括了溼地水鳥保護區!
新南田董米:宜蘭縣壯圍鄉新南村,水田環境良好、景色優美,是金斑鴴、小辮鴴、雁、董雞(田董)等許多水鳥的家。近年來,蘭陽平原水田快速流失,棲地條件大不如前,鳥類數量明顯減少。期望守護快速消失的珍貴資源,我們與在地居民合作,選定霧罕路以東的區域,創辦有「雞」認證的新南田董米。
"田董米"秉持「生態與農業結合」的理念,守護新南重要水鳥棲地、留下美麗的水田景緻。
宜蘭友善家鄉米 吳育洲:我希望我的家鄉,也能有不用農藥的稻田 。
友善土地 、友善自然生態、友善家鄉。
希望在地的大家,吃在地的米 。
改變身邊的稻田 ,保護在地的土地、自然生態。
宜蘭縣崗給原住民永續發展協會:紮根部落、捍衛原權與人權、組織串連、關懷人民、組織培力、國際團結(我覺得這裡是大同很有歷史、文化和故事的地方,我記得成立的原因是因為反對水源地開發的抗爭)
人聚之處是社區,社區沒有行政轄區之分!
這是ㄧ個社區物與人分享的天地。
社區大小事都可以在這裡盡情揮灑!
蘇澳小旅行:以蘇澳冷泉養生渡假、南方澳漁村體驗、無尾港水鳥生態園區、白米社區、內埤海灣及朝陽社區產業等蘇澳在地產業觀點,透過資源的整合及創新思維的導入,從產業觀光人力規劃、產業經營提昇…等,不僅創造蘇澳在地產業觀光品牌,更導入在地的感動行銷,創造在地產業的多元價值,讓蘇澳不僅是居住在宜蘭的縣民可以感受到光榮感與幸福感的城市,更會是外地遊客體驗宜蘭文化、感受宜蘭產業魅力的綠色觀光城市之幸福首選。
朝陽社區發展協會:朝陽社區出海口浪大湧急,因而日治時代稱為「浪速」,發音近似娜娘仔,故得其名(舊地名),戰後後因「娜娘仔」地名過於日本化;又見社區早晨太陽由海平面升起景色優美,故改名「朝陽」。
【充實閱讀生活周遭的大小事.連結分享】
裡頭有談了教育、環境、生活永續發展、台灣、社會資訊、性別LGBTQIA、世界資訊、生命探討、體制省思問題探討、社會群眾資源、科學科技自造、開放式課程學習等等的資訊連結,用途是整理和啟發人們去接觸更多資訊和思考生活中荒謬的存在